玩家喜欢
说实话,《去月球》那点可怜的游戏性算不上是一款游戏,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要画面没画面,要游戏性没游戏性的作品,凭借着出色的剧情让众多玩家流着泪说出了那句话:我狗粮养的。
游戏的设定有些科幻,俩位博士通过梦境来实现客户在现实中难以达到的目标。而这次的客户有些棘手,是一个想去月球的老人,但是问道为什么去月球时,这个固执的老人只是说:我不知道,我就是想去月球。
在通过梦境来探索老人记忆时,玩家可以说和俩位博士一样是一头雾水,整个记忆中完全没有任何关于月球的内容,有的只是各种生活琐事,和一直伴随着老人约翰尼的偏执狂妻子——小溪。
小溪有些无理取闹,她一心想在灯塔下建房子,没完没了地叠着纸兔子问自己的丈夫约翰尼:你记得这只兔子吗?玩到这里的时候,我开始觉得老人有些对妻子太纵容,直到剧情发展到博士找回了被阻断的记忆。
约翰尼小时候弟弟发生车祸,为了防止留下阴影,约翰尼被实行了记忆阻断,而被阻断的记忆中,有着一段极其重要的嘉年华记忆。
在一次嘉年华中,约翰尼因为和家里人吵起来,一个人跑到山顶,就在山顶上与那个命中注定的女孩小溪相遇了。男孩把自己在嘉年华中赢取的鸭嘴兽送给了女孩,俩人也立下了那个让博士和玩家操劳了很久的约定——“那如果你忘记了……或者走丢了呢?”
“那么,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见的,傻瓜!……就在小兔子的肚子那里!”
在得知真像后,女博士的行为虽然让我气愤,但是合理,就是在记忆中让俩人以后不再相见。但是在火箭升空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原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爱的。约翰尼和小溪最终在航天局相遇,而那首《致小溪》回响在耳边,也见证着这对恋人的爱。
虽然最终的约定只是通过博士在梦中实现,但是约翰尼一直都记着那个约定不是吗?也许药物阻隔了弟弟死亡的记忆,但是约翰尼还是在弟弟的影响下吃着自己讨厌的酸黄瓜,也许记忆阻隔了那次嘉年华,但是在山顶上的约定也还一直留在约翰尼心中。小溪认为约翰尼忘记了儿时的那次约定,一次次的要求在灯塔下建房子,因为她不想让那座灯塔感到孤单,一次次的折兔子去询问,也只是想唤醒爱人的记忆。而约翰尼在失忆的情况下,还是那么深爱着小溪,真好啊,这样的爱情故事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流泪。
《去月球》,也许它算不上是一款游戏,但它绝对讲了一个成功的故事。希望评测看到这里的诸位会像约翰尼和小溪一样能找到自己一生的挚爱。如果还未遇到那个Ta,那就……去月球吧。
心目中的神作。
For River, to the Moon? Or to the Moon for River?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结局的不同解读,两部DLC把女博士的作法和整个公司存在的意义作为主要矛盾进行了升华——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技术,如果我们已垂垂老矣,我们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是去月球?还是致River?
从未后悔买了这么一款画风简陋、没啥游戏性、剧情流程短(四五个小时)、挖坑等续作的游戏,只因为一张包含32首原生音乐的专辑,因为我的内心能从这款游戏中收获一份爱与责任的感动,能让我得到一个下午的安宁。
安宁个屁!哭成狗!
一个剧情向的游戏。解谜要素几乎可以忽略。bgm真的厉害。这一点没话说。因为是像素游戏。所以没什么所谓的好画质了。整个游戏玩下来像观看一部电影一样。有扑朔迷离。有惊险紧张。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其实John的真实结局和虚构结局都很好。因为river和John始终都会相遇。就如同他们初次相遇时说的。
“如果你忘了……或者走丢了”
“那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遇的。傻瓜”
第一次是忘了。第二次是走丢了。但他们都相遇了。说白了。John的去月亮的愿望其实就是为了与river相遇。river在时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愿望。但当river去世以后。这愿望便从遗忘的记忆里出现了。
其实这种剧情向游戏,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玩家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
以下评论来自网易云音乐@na2211
亿万灯塔屹立,你我受制命运,终隔绝天际。于梦境,与你,重新相遇;在月下,与你,停止呼吸。
作为一部没有战斗的RPG游戏,《去月球》是成功的。
与其说是游戏,倒是更像一部视觉小说,柔和的BGM配合剧情的点点滴滴,幽默的对话中透露着淡淡的悲伤。John和River间的故事很好的从两个博士的视角中体现出来了。曾经月下的约定在记忆的最后一刻得到了完成。这也是故事的收尾。
哪怕是多年前的游戏,哪怕过程除了欣赏剧情只能无聊,可也丝毫无法影响它剧情的满分。
不知道多年后再回忆,是否还会一样泪眼朦胧呢……
本来不喜欢玩像素游戏,但《去月球》是个例外,短短几个小时的游戏时长,却讲了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那么年少的选择仍然会坚持吗?可惜我知道了结局,却不知道故事的开头。故事的构造也很巧妙,一切剧情都将玩家引向男主,殊不知女主才是真正照顾男孩的那一方。但愿在月球上,他们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玩哭算你狠!
因为画风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一直都没有去玩它。但是心里一直有块疙瘩没解开,前几天终于逼着自己去玩了它,毕竟大家都说是神作。不去了解就太过意不去了。
没报多少期望的打开游戏,简陋的设置差点亮瞎我!忍了,继续玩!渐渐的,我开始被游戏里的故事吸引。抽丝剥茧的讲述了主人公为什么想要去月球。伏笔很长,游戏后半段才开始慢慢揭露真相,并且最后来了个大反转!为了不剧透,就不深入说了。
不管你怎么看这个故事,反正我哭了,而且不止一次。哭完之后骂了自己一句:矫情
用衡量游戏的常规眼光去评价《去月球》是否公平?这有点不大好说。它不像游戏,但在游戏市场明码标价卖了好几年。
打个不很贴切的比方,游戏用户买到《去月球》这样的游戏,有如在沙县小吃买到一杯咖啡,它不能满足填饱肚子的基本需求,至多勉强用来解渴。碰巧有些人只是口干,又厌倦了瓦罐汤的味道,因此这杯咖啡的口碑还不错。倘若放在咖啡店的环境里,将《去月球》当作视觉小说去考量,它的文本价值和互动体验大致只相当于速溶咖啡的水准。那些在沙县小吃对其赞赏有加的人,很可能连看都不看它一眼。
这事情显得有些吊诡,但又合乎情理。人们更多在意的往往是某个特定情境下的瞬间感受,仅此而已。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用衡量游戏的常规眼光去评价《去月球》是否公平呢?我觉得……并不公平,但是合理。
提供的下载链接不属于网易所有,下载内容不保存在本地服务器上。如果游戏存在暴力等不良内容,请立即通知啊噗小秘删除。